十年帮扶践初心 “四个聚焦”绘就乡村新图景 ——市审计局助力柳城县太平镇板贡村发展纪实

来源: 柳州市审计局  |   发布日期: 2025-10-30 09:35    |  作者: 梁英芙 黄河流

自2015年以来,市审计局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,立足审计工作职能,以“四个聚焦”为抓手,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在结对帮扶村柳城县太平镇板贡村这片沃土上书写了一幅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举、颜值与内涵齐升的振兴画卷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审计力量。

聚焦“党建领航”,筑牢战斗堡垒根基

配足配强驻村队伍,推动优质力量向乡村振兴主战场集聚。精心选派12名年富力强、视野开阔、综合素质高的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,开展46次深入调研,为村委党建工作提供精准指导。修缮党员活动阵地,激活基层党组织战斗力。成功推动板贡村党群服务中心修缮项目落地,打造功能完备的党员活动阵地,显著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与使命感,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幅提升。心系特殊群体,慰问关怀送温情。每年开展“七一”慰问活动,把精神激励、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结合起来,累计慰问困难党员70人次、少数民族留守儿童112人次,累计资助在校困难大学生3.2万元,发放价值25.5万元的慰问品,切实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基层、送到党员干部和群众心里。制定“一对一”帮扶计划,持续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。入户收集帮扶户群众诉求,加强政策宣传,力促产业奖补、雨露计划、就业培训等政策落实到户到人。

聚焦“产业富农”,激活经济腾飞引擎

一线恳谈解难题,局党组书记每年亲率团队赴结对帮扶村,召开乡村振兴“恳谈会”,与村民共商致富良策,化解发展难题,有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“自我造血”固长效,成立黑木耳种植合作社,成功申报“科普惠农”国家级科技项目,获得10万元资金发展黑木耳种植项目。产业发展多元化,2015年以来,板贡村逐年扩大甘蔗种植规模,甘蔗进厂量连年翻倍;建立养猪合作社1个,年出栏生猪200余头,实现创收500万多元;71户贫困户共获得各类产业扶持补贴共计44万元;建成1100亩螺蛳粉配套酸笋种植基地,构建起“农民自产+专业合作社+企业”的高效销售模式,相关经验获柳州市电视台专题报道。

聚焦“基建惠民”,夯实乡村发展基石

多类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完工,总投入超250万元。目前已成功推动四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,覆盖防洪、灌溉、蓄水、饮水四大核心领域,具体包括:7万元排洪沟修缮硬化工程、60万元农田灌溉水渠建设工程、40万元水库拦水坝工程,以及150万元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形成农业生产“保水、疏水、护水”的全链条保障,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。道路硬化惠民生,文体设施焕新颜。投入1.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道路硬化工程,解决了雨天积水、晴天扬尘的问题,极大提升居民出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;推进新建篮球场与文化室升级改造项目落地,为村民提供健身娱乐、交流互动的专属空间。盘活闲置空地,提升乡村风貌。助力中村屯打造特色“微菜园”,利用闲置空地种植果蔬,既美化了环境,又让村民实现“家门口的丰收”,该屯获评镇级示范屯。

聚焦“文化润村”,涵养文明乡风正气

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定期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、村民院落开展“移风易俗”宣讲,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,坚决破除婚丧陋习、抵制迷信愚昧。定期制作更新村里宣传栏,推动“二十大精神进乡村”,将党的政策与乡土文化结合,升级打造文化宣传阵地,营造文明新风尚。常态化组织各类文体活动,开展“送图书进村”活动,搭建“流动文化书屋”,精选农业技术、文化科普、经典名著等各类书籍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“文化充电”,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;在“六一”儿童节策划“与爱‘童’行”游园活动,助力儿童健康成长。